日前,就业成为全国性话题,外卖行业吸纳年轻人就业引发热议。
上世纪70、80年代,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歌声红遍大街小巷,人们以进工厂成为工人为荣,认为这是一份骄傲而体面的工作。
而如今,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变了,工厂不再是就业的香饽饽,制造业工厂似乎成为了就业市场被遗忘的角落。与之对应的是,早在2019年,快递员从业人数就已突破1000万人,餐饮外卖员总数突破700万。某平台曾公开表示,疫情期间两个月新增骑手58万人,其中40%来自制造业工人。
前不久,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关于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的建议,引发网友热议。
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的制造业已成为全球制造的重要一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双循环格局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各地开始强调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我国制造业面临较大的人才缺口。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进工厂而选择送外卖,制造业人才都流向了哪儿?制造业招工难的问题何解?
制造业:一堆人竞争一个人
今年高校毕业人数将突破千万,较去年增加167万人,又是一年最难毕业季,不少行业都是一堆人竞争一个岗位,制造业却一反常态——一堆人竞争一个人,从工厂挑人变成了人挑工厂。
有富士康员工将招工的过程拍成视频发到网上,他走了无数个工业区,发现来找工作的人还没有招工的人多,他遇到的十个有八个都是中介,而两个找工作的人听到工作需要两班倒(白班和夜班轮流),就都不愿意了。
有媒体报道,江苏一家电子厂以月薪8000元招来的普通工人,刚到现场就被隔壁电子厂以月薪1万元抢走了。
刚从工厂辞职转去送外卖的小彭说:工厂招不到人、工人跑路的原因无非是开的工资低,待遇差,管理不人性化。
小彭原来在一家无锡的工厂工作,一天八小时,包吃包住,伙食非常好,宿舍的热水和空调都是免费的,逢年过节就发购物卡,一个月下来工资可以到手5000元,他觉得干得美滋滋的。
但好景不长,工厂因为一些原因被大企业收购,工资降了,原来的福利都取消了,工作时长也从8小时变成了15个小时,所以他才辞去工厂的工作跑去送外卖。
你在外卖的路上风雨无阻,我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忧郁哀愁;你看到的是蓝天白云,我看到的是铁壁铜墙。一位青年工人网友的留言一时间获得赞同之声,道出了不少同龄打工者的心里话,也折射出青年劳动者择业观的新变化。
广州市总工会公布的一则行业薪酬报告显示,大部分外卖员年薪达10万以上,月收入在8000-10000元的占比人数高达71.5%。还有很大一部分兼职骑手有其他收入来源,比如工厂工人、企事业单位、自己做小生意或创业等。
反观制造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制造业2020年年平均工资82783元,折算下来平均月薪仅6899元左右,不敌外卖行业。
收入,是年轻人选择就业岗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待遇好不好,也是招工单位能留住人的关键。
从待遇上看,虽然大多数外卖员每天工作时长也高达9-12个小时,但时间上更为自由。美团的调查报告显示,3.8万份问卷中,有32%选择做美团骑手的原因是时间灵活。
来自骑手之乡临泉县的刘琴,是个有两个孩子的宝妈,她初中毕业,当家庭主妇六年,也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里添点补贴。
对她来说,时间自由、多劳多得、即时到账的外卖骑手,是最好的兼职选择。
谈起送外卖的经历,她说这份工作的好处是人际简单,不被人管,也不用跟有心机的同事相处。她喜欢接景区的单,借着外卖员的工作,她去了很多之前不舍得花钱的景区,送餐之余还会停下来拍几张照。
外卖员每天在路上奔忙,但看到的是蓝天白云,而在制造业工厂里,工人们面对的则是老旧厂房、油污手套、满地铁屑,整天面对着车床机器、一勺白菜加一勺辣椒下饭的伙食、快到连上厕所都没有时间的流水线。
年轻人用行动表达了逃离工厂的决心。
送外卖,真的是年轻人的理想职业吗?
但是,送外卖真的有年轻人想象中的那么好吗?事实并非如此。
郑广怀研究团队将外卖骑手的劳动特征概括为强吸引、弱契约、高监管以及低反抗。
强吸引即媒体和平台宣传外卖骑手低准入门槛、高薪酬、劳动自由度高的优势给年轻人造梦,对年轻人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弱契约即外卖行业存在劳动关系高度不稳定、频繁跳槽、岗前培训随意而速成的问题;高监管即外卖骑手要面临平台、商家、消费者的三重制约;低反抗即外卖骑手面对平台的高度集中而严密的监管,更多的是采取无力的矛盾转移和自我消化。
工作时间过长导致过劳问题是全职外卖骑手面临的普遍问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冯向楠研究发现,84%的外卖员每日工作时长超过10小时,平均日工作时长11.4小时,超过11小时的国家标准。这导致外卖员的过劳问题很严重,存在职业病的风险。
有全职骑手留言称,每个月拿8000-15000的是每天干12-14个小时、几乎全年无休的极端骑手,除了吃饭睡觉都在送,这类骑手大概只占5%。
频发的交通事故,也是外卖骑手担忧的难题。之前《人物》发表过一篇文章《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在外卖平台严苛的算法考核机制下,骑手不得不奔跑在大雨里,与死神赛跑,抄近道、闯红灯,在大马路上横冲直撞。
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交警部门仅7个月内,就查处骑手违法近万次,事故196件,伤亡155人次,平均每天就有1个骑手因违法伤亡。
而广东省广州市的交警部门在2018年9月这一个月内,就查处外卖骑手交通违法近2000宗。
这样的悲剧不断发生,让外卖骑手成为了一个高危职业。
此外,由于大多数外卖员属于兼职送外卖,劳动关系界定困难,平台便逃避了兼职外卖骑手的五险一金,覆盖面最广的意外伤害险也只有49.31%的平台工人享有,而在正规就业中,企业社保费用可占工资的30%。外卖骑手在送餐过程中如果出现意外或事故,不能享受工伤赔偿,意外保险也经常遭遇不予赔付的情况,这些费用全部都要自己承担。
由此可见,外卖骑手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但相比制造业工厂严苛的纪律管理,强调命令与服从的高集权化管理风格,追求自由和希望有独立空间的新生代员工显然更青睐外卖骑手的工作模式。
什么才是年轻人的理想职业?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学者詹婧、李玉茹、孟续铎研究得出:新生代员工就业时还会较多考虑非货币因素,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个人发展前景等,这些都是他们就业决策时考虑的薪酬因素。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世界工厂,制造业在中国GDP的比重高达40%,直接为1.3亿人提供了工作岗位。全球80%的空调、90%的个人计算机、75%的太阳能电池板、70%的手机和63%的鞋子都产自中国。
但是,支撑起国家经济基础的制造业却面临着大量的人才缺口。
据统计,2020年中国制造业人才缺口达2200万左右,近五年,制造业平均每年净减少150万人。人社部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人才总量将接近6200万人,人才需求缺口将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
制造业如何才能成为年轻人的理想职业?
实际上,并非所有的制造业都遭到年轻人的厌弃。名校毕业生扎堆去卷烟厂就是一个例子。
在河南中烟公布的2021年拟录用人员名单中,名校毕业生扎堆,被拟录用的135人中,除了普通二三本院校外,不乏人大、武大、北京交通大学等名牌本科院校。而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达41人,约占30.37%,包括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等海外学历。
江苏中烟、湖北中烟、云南中烟、安徽中烟、重庆中烟等公司的招聘,均要求操作工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而这些公司亦聚集了大量名校毕业生。
从表面上看,名校毕业生去卷烟厂是大材小用,但若放到个人层面上来看,实则名校毕业生的理性选择。卷烟厂待遇优厚,工作稳定,除了新手到手约15万的年薪之外还有话费、车补、节假日礼品、免费食宿等福利。这样的薪资水平和岗位待遇很难不让名校毕业生心动。
烟厂的招聘经历说明,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还是行得通的。制造业出现用工荒,归根到底还是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所谓招工难,不是缺少劳动力,而是缺少廉价的劳动力。
要想创造年轻人理想的职业,就要在收入上提高竞争力,在工作时间上提高灵活度,在工作环境上提高舒适度。从权益保障、体制机制、职业教育、就业效率等多环节入手,保障制造业转型升级,让更多年轻人拥抱实体经济。
来源:南方周末
Copyright C 2009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阜新正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辽ICP备14007856号-2 辽公网安备21090202000108
地址:阜新市辽工大公寓圆梦孵化器 EMAIL:158065975@qq.com
Powered by PHPYun.